一、工伤认定中的法律实
1) 工伤认定程序及举证责任
2) 认定工伤的法定情形
3) 工作时间的认定标准
4) 工作场所的认定标准
5) 工作原因的认定标准
6) 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的认定
7) 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认定
8) 因工外出期间工伤的认定
9) 上下班交通事故致工伤的认定(包括上下班途中的认定、交通事故的认定、非本人主要责任的认定等)
10) 视同工伤的三种法定情形
11)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工伤认定(“突发疾病”的认定、“48小时”的起算时间认定)
12) 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认定
13) 伤残军人在用人单位旧伤复发的认定
14) 因工作环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用人单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的认定
15) “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等情形的认定
16) 工伤认定流程
17) 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处理
二、工伤待遇标准与计
1)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后用人单位工伤待遇责任
2) 工伤停工留薪期期限以及工资计算标准;是否包括加班费;停工留薪期护理费标准
3) 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用及食宿费用标准
4) 一级至四级伤残生活护理费标准
5) 辅助器具费标准
6) 各伤残等级中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伤残津贴标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
7) 本人工资低于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前本人十二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的处理
8)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待遇
9) 职工因工死亡的待遇标准
10) 非法用工伤亡一次性赔偿标准
三、工伤处理中的疑难问题
1)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费导致工伤保险待遇受损司法实践中的处理
2) 劳动者假冒身份入职投保而遭受工伤待遇损失的处理
3) 工伤职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处理
4) 已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处理
5) 第三人侵权赔偿与工伤待遇能否兼得
6) 工伤员工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导致合同终止,用人单位是否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7) 劳动者在同一单位遭受两次以上工伤的处理规则以及待遇享受
8) 兼职劳动、指派劳动、劳务派遣、违法转包、挂靠经营中的工伤保险责任承担
9) 用人单位购买商业保险能否抵消部分工伤保险责任
10) 退休返聘人员“工伤”的处理
11) 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
12) 下班回外地的非固定居所到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